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室动态

胃肠镜检查,真的有必要吗?

发布时间:2024-04-03 15:45:00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1374 次
【字体大小: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在我国,胃肠疾病已经跃入我国国民普通病疾病谱的前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胃肠病的发病率比二十年前增加了二三十倍,现有1.2亿严重胃肠病患者,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诊治胃肠疾病快速直接的“金标准”就是胃肠镜检查。目前对于这项检查,有的人表示排斥的态度,因为大家觉得将一根长长的管子放进身体里面会让人感觉到非常痛苦。所以在临床上,胃肠镜的检查依从率非常低,只有30%左右。很多人都是因为病情已经发展得非常严重才肯接受这项检查。

QQ截图20240407170641.jpg

   60岁的王大妈,去年,总感胃肠不适,经常性腹泻,一直认为是吃坏了肚子,来我院就诊后,建议行胃肠镜检查,谁知,经查自己的结肠道内有4、5个结息肉。在消化内科李国洲主任的建议下,王大妈住院做了息肉钳除术,术后,王大妈腹泻的症状逐渐好转。王大妈本以为从此“万事大吉”,可今年复查肠镜,肠里又发现了息肉,又做了息肉钳除术。王大妈非常纳闷,肠息肉已经切除了,为什么还会一直长啊?李主任告诉王大妈,结直肠息肉主要可分为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几种。大部分的息肉是良性的,不具备侵犯和播散的能力。但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就要当心了,若不及时处理,会慢慢长大,腺瘤性息肉个数越多、体积越大,癌变概率就越高。所以,1—2年后还得再复查一次肠镜,可能还会新长出来息肉,到时还要再次手术钳除!

QQ截图20240407170658.jpg

科普知识

(一)胃肠镜检查有多重要?
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消化道肿瘤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在死因谱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前五位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

早期的胃癌和肠癌5年生存率均在90%以上,甚至可以完全治愈。但早期胃肠癌患者检出率不足10%,大部分病人发现时已属中晚期。这是因为大部分的胃肠道肿瘤早期不疼不痒,没有特殊感觉,等有了感觉很有可能已是晚期,因此做好早检、早诊至关重要。

QQ截图20240407170704.jpg


(二)哪些人群需要做胃肠镜检查呢?
胃镜检查适用人群:

上消化道异常症状:存在上消化道症状如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胀、嗳气等。

上消化道病变:如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病史等疾病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疗效者。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需要通过胃镜查明病因。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消瘦、贫血,部分肿瘤抗原指标出现异常者。

影像学检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需要明确性质者。

上消化道异物:如枣核、鱼刺或者其他异物嵌顿,需经胃镜治疗者。

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如有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家族史;存在上消化道肿瘤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过度饮酒等。

   年龄>40岁,尤其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即使没有什么症状,也建议每年体检一次。
肠镜检查适用人群:

①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便血或大便隐血,上消化道检查未发现病变的患者。

② 存在下消化道症状者,如腹痛、腹泻、便秘、腹部包块等。

③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如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出现黏液便或脓性便等。

④ 钡剂灌肠、X线或CT等检查发现结肠可疑病变不能定性的,需进一步确诊者。

⑤ 结直肠癌术后或息肉切除术后需要定期复查、随访者。

⑥ 有大肠肿瘤家族史或家族性息肉病史者,需要定期复查、随访。

⑦ 高危人群:年龄>40岁;本人有癌症史;有长期吸烟及饮酒史;有盆腔放疗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病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切除病史,长期精神压抑的高危人群需要行结肠镜检查。即使没有什么症状,也建议每年体检一次。

 

内镜中心咨询电话:0558-271663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