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起,每年的3月28日被中国医师协会设立为“中国便秘日”。今年的3月28日是第十一个“中国便秘日”。
3月28日上午,中铁阜阳医院消化内科在病区举办了以“便畅通、肠健康”为主题的便秘日宣教活动,消化内科主任李国洲进行了科普讲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对便秘的特点、发病原因、预防要点、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现场答疑加强医患互动。此次宣教活动通俗易懂,贴近患者生活,新老“秘”友们参与度非常高。
怎样的情况属于便秘?遇到便秘怎么办?该如何治疗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硬结,排便困难的一种定状。有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高达22%。
那对于便秘有那些危害呢?
1.长期便秘难免会让人出现抑郁、烦躁、焦虑等心理障碍。
2.让人腹胀、恶心、厌食。
3.诱发肛裂、痔疮。
4.增加心血管发病风险,大便时使腹压持续长时间增高,减少了回心血量,同时使颅内压持续增高,极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甚至会危及生命。
5.长期便秘可能会诱发结肠癌、肝病、乳腺疾病。
6.老年人便秘会增加患肠梗阻的风险,由于粪便积累过多,导致形成“粪石”,“粪石”过多则会导致肠梗阻。
我们要想摆脱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相应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饮食均衡、摇人足够的膳食纤维等。
多运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帮助促进肠道蝶动,预防便秘。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蓝菜、水果、全谷物等。
心理调节: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
通过合理的预防推施,可以有效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当老年人觉得自己排便有问题时,还要检查一下是不是有以下这些症状:
1.排便习惯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改变,比如突然出现的排便困难、便秘等;
2.大便带血;
3.排便前后肚子疼比较明显;
4.没有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
出现这些情况时,可及时来我院就医,可通过肠镜方式排除一下是不是有肿瘤等其他疾病。
专家简介
李国洲
职务:消化内科主任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安徽省全科医学会整合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安徽省健康产业委员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阜阳市消化病学分会委员,阜阳市消化内镜质控组专家成员,阜阳市呼吸病学分会委员,阜阳市急救医学分会常委。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在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消化内镜的检查及镜下治疗,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