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阜阳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成功为一名脑部手术患者实施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过程顺利,置管成功。该技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我院在静脉治疗领域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填补了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患者,男性,70岁,在我院神经外科行脑部手术后,因病情需要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因患者血管条件原本就差,外周血管穿刺难度就更大了,经验丰富的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程德平得知情况后,对该患者血管条件和治疗情况进行了评估,与科室静疗小组共同协商后选择为患者置入中长导管解决问题。但是,患者脑部受伤留有后遗症,情绪不稳定十分躁动,不能积极配合,穿刺时如稍有不慎,针尖就会穿出血管外,加大了穿刺的难度,给中长静脉导管置入带来一定难度。
此方案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由程德平操作,护士高莹莹协助,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操作规程规范,在无菌技术操作下,从物品准备到定位到置管成功,用时不到15分钟,过程非常顺利,成功为患者置入静脉中长导管。
该项导管的应用正好解决了患者穿刺困难的难题,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一次穿刺就可以完全满足住院期间的输液治疗需要;不需要x线拍片定位,全程在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操作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留置时间长达一个月,并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可以满足临床对于特殊药物的输注要求,穿刺速度快、安全性较高、感染率低;风险较PICC置管低,维护成本也较低、可以减轻中长期输液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外周血管的损伤,保证静脉通路,与普通留置针相比,具有留置时间长、活动方便、并发症少的优越性,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该方法 对于外周血管条件差而又要保证治疗和营养的反复输液的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该项技术也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此项技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静脉治疗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将为更多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输液通路的选择,对全院提升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推广静脉输液治疗护理新理念、新规模、新技术,具有非凡的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症医学科也将继续探索并加以推广,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