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铁阜阳医院中医康复科组织布置“传承中医药经典文化”展示厅,以实景实物宣传展示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许。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医药注重人体自身形神的和谐统一,注重人的内稳状态和抗病潜能的激发,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疾病预防的“治未病”思想。这是中医药的“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医康复科主任王巨明耐心、细致且声情并茂的向所有参观者介绍着。
“传承中医药经典文化”展示厅位于中医康复科治疗大厅单独的一侧,两排透明的玻璃展柜里整齐有序的摆放着王巨明从医20多年来收集的“宝贝”,有药撵、针灸砭石、骨针、长针、石臼杵、牛角拔罐、玉石药炉、多本针灸古籍等数十种,其中清朝陈修园《医学实在易》漏版印刷本及《万病回春》药方手抄本最为难得,可谓是“孤本”,虽已泛黄破旧,但其历史价值与意义却经久不衰、日渐增长。展示厅四周的墙壁上满是中医康复科精心收集、制作的“针灸发展简史”及历代中医药名医的介绍。用王巨明的话说,中医学是历史的遗产,是历史的沉淀,中医学的每一个概念,每一条原理,每一种诊断方法,每一种治疗原则甚至每一个药方,都是历史积累传承下来的,所以了解历史对于中医学而言有其特殊意义,让更多的群众知晓中医学发展史,扩大宣传、深入推广,意义则更加巨大,这是做为中医传承人的职责,更是中医康复科此次进行“传承中医药经典文化”免费展示的初衷。
对于投身于传统中医学的医生来说,中医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他们的立身之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更加突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对建设健康中国的意义,以及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作用。在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医事业发展的扶持下,“沉寂”许久的中医事业迎来了生机盎然、百花待放的春天。
王巨明及中医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表示,必定坚持终身学习、实践、宣传、推广,练就扎实的基本技能,积累丰富的治疗经验,积极认真的主动宣传,耐心细致的不断推广,真挚热情的服务大众,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坚信,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会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发生“质”的提升,小展台展现的是历史,传播的是文化,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连绵不息、发扬广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