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健康科普 > 疾病常识

沙眼的预防

发布时间:2021-05-10 15:32:15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12251 次
【字体大小:

   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潜伏期约为5~12日。通常侵犯双眼。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 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睛容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时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常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预防的方法是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托儿所、学校、集体单位应分盆、分巾或流水洗脸,对沙眼和“红眼病”应积极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